公司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动态

中国标志设计的产业之路任重道远

中国标志设计的产业之路任重道远


        现如今这个时代也好也不好,恰好也适用于中国标志设计产业所处的当下境况。标志设计的核心就是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与文化。现如今这个社会,企业与形象是整个行业的根本,也是代表着企业的文化。我们很幸运地赶上这个标志设计崛起的时代,但“标志设计”仍然不只是一时兴起所提及的热门词汇,而该是润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丝善意和便利,不论是过去的标志设计经典、现在的标志设计惊奇,抑或未来的标志设计趋势,标志设计的潮流总投射出当下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考点。那几缕创意火花点燃的,不单是一张精美的海报、一把舒适的椅子、一个绝妙的空间,而是一个庞大的标志设计产业。以“鼓励中国标志设计创新,促进社会生活进步”为主旨的中国标志设计大展,开启了一扇备受关注的标志设计之窗,窗子里面是近年来令人骄傲的丰富而庞杂的中国标志设计作品展,窗子外面,是更广阔的天地,是国外类似大展、大奖赛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是可以为我国标志设计产业参用的累累果实。
标志设计大展

         刚刚结束颁奖的日本G-mark大奖(Good Design Award,优良标志设计大奖),在整个作品征集及评选的机制上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借鉴和反思。G-mark大奖评选标准涵盖广泛但指向明确:“产品本身的美观、*性、原创性、吸引力、是否考虑到消费者想法与需求、是否符合使用环境、价值是否符合定价、是否有很好的功能与效能表现、是否符合使用者友善的标志设计等。”而与大奖相区别,名为展览的本次中国标志设计大展,则主要围绕一个统一的主旨来进行策展和评奖工作,即“汇集当代中国标志设计实践的较新成果,**中国设 计产业的创新发展”。所以在与许多国际类标志设计大奖赛单纯依靠标志设计师和机构投稿评选相区别,本届大展是将策展人机制和投稿评选机制进行了结合。

       “头一届(中国标志设计大展)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在机制上还有很多可商榷的部分,策展人制和评选制哪个更合适?现在还无法定论。我们这次很明显是评委评选制和策展人制的混合体,这样的方式我做策展人多年来从没遇见过,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机制。”本届中国标志设计大展“跨界标志设计”单元的策展人李德庚讲到。同时身为*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的他,也对这样的展览策划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这个机制我相信有它合理的一面和弊端。好在我们这就是在真实地反映现状取得的那点成绩。不管别人怎样认为,我觉得我们的现实水平还是没到很多国际大 奖的那个水准,其实不要非得假装自己到达那个程度,能够真实地反映就可以了。非要说什么建议的话,我认为可能对标志设计的探讨性也要慢慢地重视起来,对于中国标志设计存在的问题摆正态度,而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展现成果上。”青年设计师广煜同时也作为大展 的单元策展人之一,从他的角度也看到了一些本次大展有待改进的方面:“虽然作为官方主办的中国标志设计大展,是对整个中国标志设计界的发展进行了肯定和支持,也表现出了国家层面对于标志设计的关注,这本身是非常好的事情。但反过来讲,官方直至今日才注意到标志设计的力量,是否也有点晚了?由于是**届全国性质的标志设计大展,所以在组织上经验略显不足;在评委的选择方面,也大都为设计院校教师等身份,独立的设计师和机构也有,但所占比例较小。在国内设计教育和市场的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实际在市场上的标志设计应用经验。当然这也不能全部归咎到大展的举办机制上,而是整个中国标志设计产业的发展现状跟国际比偏低。”

        同样认为中国标志设计大展的策展机制符合中国标志设计发展现状的,还有作为本次大展评审的谭平,“如果大展只是自由投稿,那么很多独立的优秀设计师可能是会不参加的,那么大部分收上来的作品也只能都是学生、老师的作品,而很多真正好的作品收不上来。所以本次采取策展人制,是因为策展人对自己的领域较了解,也能保证展览较终呈现的整体水平。”具有艺术家和设计师双重身份的谭平也看到了本届中国标志设计大展在策展方式上与全国美展相似,即自下而上投稿,通过层层筛选较终选出优秀作品参展,对此,谭平认为以后的中国标志设计大展也不会放弃这样的遴选评审方式,但也许会将策展人制和投稿评审制分开来进行,即策展人制的策划展览,会增加一定的主题性策展,而非如本届一样,只有一个整体宽泛的概念。


标志设计创意与产业

        标志设计能将抽象的意念转化成为理想的产品和服务,因此标志设计是追赶纯粹美学的,跟功能、品质和生产力等息息相关的产业化存在。毋庸置疑,在当今社会,标志设计已日渐成为整体企业商业策略的重要一环。环顾世界各地重要的标志设计大奖,无不一再强调自己是“创意与产业之间桥梁”的*特身份。创立于1955年的德国红点奖(Red Dot Awa rd)也不例外,其一直致力于将获奖的标志设计概念转化成成功的商品。而由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主办、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Industrial Designers Society of America)担任评审的美国IDEA奖(INDU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美国工业标志设计优秀奖)则主要颁发给已经发售的产品。而在本届中国标志设计大展,尤其在一些大型标志设计项目中,多为标志设计概念的呈现,在现在科技状态下,是否能在未来三年内完成设计作品,还未可知,标志设计与产业的链接被无限期搁置了。

        好的创意概念固然令人眼**亮,但较终文化创意产业还是落在“产业”二字之上的,正如曾任教于*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评论家祝帅所言:“作为**届中国标志设计大展,还是将重点落在了文化创意之上。只有尽量多地进行实地的调研和寻找数据的支撑,加之更多部门的共同助力,中国标志设计才能从以创意为中心发展到以产业为中心,才能体现标志设计行业的全部价值。”

        在中国标志设计大展的四大策展单元中,可以说 “产品标志设计”单元是较直接与产业发生关联的标志设计大类,但即便如此,在本届中国标志设计大展的策展过程中也还是窥见了中国产品标志设计行业的发展局限,“筹展基础的薄弱性,源于长期以来制造系统与文化系统之间的脱节和组织机制的欠缺;企业对参与大展不抱信心,对参与文化大展更存疑虑。”在“产品标志设计”的策展规划中这样写到。

        在策展组对山东青岛工业标志设计协会、海尔集团创新标志设计中心、山东海信集团工业标志设计中心、青岛海特船艇公司等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近年来企业内部运行的标志设计机构与独立标志设计机构正在逐渐上升为国内主要的产品标志设计有生力量,一批海外归来新生力量的加入增加了这股力量的生气。但是,这些活跃在中国经济基层的标志设计又几乎同样面临着反映在市场信心、持续能力、创造资源与方向判断等方面的困境,构成困扰标志设计发展的主要危机。”

        反观由德国汉诺威工业标志设计论坛(iF Industrie Forum Design)举办的iF标志设计作品大奖(iF DesignAward),便会看到另一番标志设计与产业、品牌其乐融融的景象:大奖每年会在 举办汉诺威CeBIT展会的同时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奔驰、宝马、IBM、三星、索尼、华硕等国际品牌成员齐聚iF,并展示较新的标志设计产品。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iF成功地在标志设计与经济之间扮演了一个协调者的角色。

        当然我们无法寄希望于仅仅由一次标志设计大展就能扭转整个中国标志设计产业的“思维方式”,或者对**届*的国家标志设计大展有追赶国外几十年经验积累的“身份焦虑”。正如祝帅所讲,在国内的标志设计教育中,对于标志设计的美学价值给予了过多的关注,以至于忽略了其重要的产业价值。由于在国内标志设计对美术的模仿情况过于严重,所以对于标志设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贡献、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鲜少引起探讨。“对于标志设计与美术应拉开一定的观看距离,不管学院教育还是展览形式,都应警惕这一点。”

       与本届中国标志设计大展的名称相对应,展览的场地就选在了关山月美术馆。提到“美术馆”一词让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美术展览”,也许由于中国还没有建立标志设计博物馆这样的专业机构,抑或如“平面设计”单元策展人之一的广煜所言,“这是**以‘中国’来命名的官方标志设计大展,重点在于对标志设计的*展示和推广”,总之这样的场地选择与国外诸多标志设计作品大奖展览均不相同,国外大奖的展览场地更愿意选在具商业意味和产品体验感的博览中心。
标志设计的未来发展

        标志设计除了能激发创想、创造商业价值,同时还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好的标志设计能具体和持续地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令生活更便利、*和愉快。日本的G-mark标志设计大奖就一直将自己定位为“向公众推广标志设计的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优秀的获奖设 计不仅可以开发新的市场,还能向消费者和新闻界推广标志设计产品。同时它还在积极促使民众思考一些关于标志设计的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生活,该如何保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贴近生活的展览主题,加之高水平的作品势必会让民众和设计师都获益匪浅,为民众而展将使得标志设计在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深深的埋下种子,而这些都是标志设计整体提升之前的必要积淀。当一个国家中有几个设计师拿到了国际标志设计作品大奖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标志设计能力就有多强,若这个国家的每个公民都能对标志设计略知一二,并愿意为产品的标志设计附加值买单,那么即便没有哪位**设计师博得头彩,这个国家的标志设计产业也已蓄势待发、令人期待了。

        现在处处皆设计,同时,不论是小的企业还是大的企业他们都注重公司的文化与形象。标志设计的未来发展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经济条件的发展,人们不仅追求物质基础的满足,更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而精神的满足需要用文化来填充。标志设计也需要有文化内涵,但我们希望,在未来的中国标志设计大展中能看到更多含有文化内涵的设计,毕竟,标志设计不仅为人民,而且还是向未来的。

 

资料来自红动网。

 

麦肯标识公司/


szmkbs.cn.b2b168.com/m/

返回目录页